潮州手繪彩色玻璃
瀏覽:171 發(fā)布時間:2023-09-20
彩繪玻璃鑲嵌畫在羅馬式時期已開始使用,但由于該建筑的窗戶面積較小,因此沒有明顯的裝飾效果;當圣德尼教堂開始建造時,窗戶的面積大大增加,這是因為蘇熱要求教堂內有連續(xù)的彩色光線,玻璃畫便成為哥特式藝術的組成部分
抗戰(zhàn)開始,國內的經(jīng)濟形勢急轉直下,土山灣的業(yè)務也陷入了困境之中。為了維持孤兒院的運作,土山灣各部門不斷拓展業(yè)務,甚至將其產(chǎn)品遠銷至非洲各地。我們曾在土山灣出版的廣告單頁中看到兩張為澳門教堂設計的彩繪玻璃圖樣,一幅是圣母圣誕主題,另一幅是耶穌圣誕主題。幾年前曾有機會親往澳門朝圣,果然在澳門的主教座堂和主教山海崖圣母堂中見到了這兩幅玻璃原物。
隨著禁令的毀滅浪潮席卷而來,傳統(tǒng)彩繪玻璃的技藝幾乎失傳,直到下一個世紀才被重新發(fā)現(xiàn)。19世紀初,英格蘭天主教復蘇,帶動了中世紀教堂哥特式風格的復興,約翰·羅斯金等人擁護“真正的天主教風格”。許多古老的教堂得到恢復,也促進了彩繪玻璃窗制作的復興。法國許多教堂在大革命期間也遭到了破壞,從1824年開始,法國瓷器制造商開始生產(chǎn)彩繪玻璃以適應這個時代修復教堂的需求,有許多中世紀優(yōu)美的彩繪花窗得到了恢復。